福建政和縣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 47%
文章來源: 上傳時間:2017-08-02 瀏覽次數:
近年來,政和農機總站用活**購置補貼政策,積極引導一些在外打工的年輕人返鄉成立農機合作社,全程使用農機種田。
6月12日,正值政和中稻插秧時節,秋豐農機合作社理事長許鐵漢,開著插秧機,在外屯鄉洋后村插秧,政和縣農機總站**農機使用新手到農田觀摩,學習使用機械種田技能。
秋豐農機合作社理事長許鐵漢是一位90后的農村小伙子,聽說用機械化種田也可以賺到錢,于是放棄了上海打工的生活,前年回了家,同另一個年輕人夏寶金成立農機合作社,開始機械化種田。
“稻谷市場價格波動不大的情況下,種田節省下來的成本就是賺錢。”許鐵漢介紹說。秋豐農機合作社去年流轉了400畝水田,單插秧一項,只要用一臺插秧機和一個勞動力,花8天時間就可以插完秧,而手工插秧需要40多個勞力8天時間才能插完,機**手工插秧節省了約5.6萬元。還有,耕整機、聯合收割機等使用也可以節省約6.4萬元成本。去年光成本就節省了12萬元。
到2016年末,全縣十個鄉(鎮、街道)共有農機合作社7個,農機戶4870戶,農機從業人員5878人。農用機械有拖拉機、耕整機、聯合收割機、插秧機、排灌機械共4873臺(套),共完成機械耕地面積17萬畝,機插面積1.68萬畝,機收面積8.57萬畝,主要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 47%。